第129章炸膛-《盛明天骄》


    第(2/3)页

    其实,这倒是不能怪高函见识少,正宗的西夷大炮,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他用记忆中前世的印象来印证这个时代的大炮,失望当然是必不可免的。

    大概是见到自己的这位衣食父母似乎有些扫兴的样子,火器厂的工匠头目伯恩,倒是给高函好好的解释了一下这火炮的发展。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金属火炮的制作,还真和火枪的枪筒制作没多大的区别,就是用铁锭卷成铁皮,然后包裹在铁棍上锻打而成,当然,这是最低级的做法,这种做法制作出来的火炮,一个是速度太慢,太耗费时日和人工,另外一个,这火炮的质量低的令人发指,要么没打几下就崩了,要么直接点火就炸膛。

    所以,在很快的摒弃了这种低级的制作办法后,工匠们将这炮筒的制作从锻打转移到浇铸上,先用粘土制作好模型,然后将融化好的铁水顺着模型浇铸下去,等到铁水冷却,去掉粘土,一个成型的炮筒就出来了。

    这种铸造的办法,看似很简单,但是铸造出来的炮筒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浇铸技术的高低,而且,更为坑爹的是,即使是浇铸出了一个炮筒出来,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炮筒就是可以直接可以用的。还要经过很多的手段检测。

    比如说,经验丰富的工匠,会用工具将炮筒的所有地方轻轻的敲打,从声音中判断出这炮筒四周的金属匀称不匀称。

    比如说,浇铸好的炮筒,会用水来灌满,才测试炮身有没有裂纹,一旦有裂纹,那么,这浇铸出来的炮管就是废品,对于工匠们来书,炮身上的裂纹,和炸膛是一个意思。

    就算这一切都没有问题,也仅仅是说明这炮身合格了,在后面还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比如说在炮身后端,要打出引信口,在炮筒内部,要进行人工的打磨,抛光,校准等等一系列反复的工作。

    直到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才可能试炮,试炮也不是一定能成功的,只有经过所有的环节,试炮成功后,这火炮才可以投入正常的使用。

    所以,别看就这么一根大炮筒子,还真是不能小觑,能够制作出这样的大炮,已经是这个时代顶尖的军工科技了。

    伯恩没有亲自铸造过大炮,但是,在他的工匠生涯中,有幸的参加过一次大炮的铸造,那还是他作为学徒的时候,在自己师傅的带领下,对这浇铸好的大炮进行打磨,他那样的学徒,有这个机会已经很难得了,尽管在那次的参与中,他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制作工艺,但是,这已经成为他工匠生涯中一个巨大的资本,都参与铸造大炮的人,难道还做不出几支火枪来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