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终于出京-《盛明天骄》


    第(2/3)页

    高函出过一次海,深感这海路可比陆路要舒坦快捷多了,尤其是随从还有几个女孩儿,从京到东南,千里迢迢的走过去,那可不是那么一回事。

    上次依附魏忠贤的李朝钦的本家,专做海贸的李氏家族,尽管再不愿意,也在这次倒魏的风波中不能避免,据说是从京里来人,抄家拿问充公,在天津的锦衣卫,也在其中得了一些好处,毕竟当初李家的家主的被天津的锦衣卫弄进大牢的。

    这次去天津,海船什么,全部都是由天津的锦衣卫安排的,有意思的是,在船上,高函在水手中,还看见几个熟悉的面孔,俨然是在上次的事情中见过的,也不知道这些人有什么生存之道,居然在终于的风波中幸免了过去。

    吴嫣然和柳如是,都是第一次出海,对于海上的种种景色,开始的时候,百看不厌,等到过了几天,终于有了倦意,加上天气寒冷,几个女孩天天窝在船舱里,再也不肯出来了。

    海船的目的地,是广东的壕镜,也是这次户部主要采买西夷大炮的地点,对于高函来说,观风不观风倒是其次,既然皇帝关注这事情,自己当然第一时间给皇帝办妥这事情,兵部和户部的人,据说已经出发了,但是,走是水路还是陆路,高函却是不清楚。

    二月的季风,有些飘忽不定,水手们说,到壕镜的话,从天津出发,至少得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估计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了。

    高函也不着急,每日里和娇妻说说话,偶尔去柳如是那里看看书,发表些不着边际的言论,等待着柳如是的反驳,这日子过得也算是悠闲愉快。

    等到从京里带出来的厚厚的袄子,再也穿不住的时候,高函就知道,目的地,快要到了。

    如今是崇祯元年了。

    踏上濠镜澳的土地的时候,高函忍不住感叹了一下,港口了密密麻麻的番船,实在是很难将这番繁华景象和多灾多难的崇祯年间联系起来。

    船只里,有些大家伙,高函就算对船只再不了解,但是,西班牙大帆船还是知道的,如今在大西洋纵横的无敌舰队,主力就是这种船只,没想到在这里也可以得见。

    只是看到这些船只的船首和船尾,都有着大炮,这样子看起来令得高函有些不舒服。就算是军改民用的大帆船,这样子带着武装停泊在大明的境内,真的好么?

    有巡检司的税吏上船收税,张春燕拿出腰牌,将对方打发下去,高函心里一动,叫住了税吏,随口问了一问。

    原来,在这濠镜澳,一直都是在大明官府的管辖下,虽然这里夷人众多,但是不管什么船只进港,都得按船缴纳税款,只不过,这税款难以衡量,当地的巡检司,干脆就用了一个笨办法,按船只的大小来抽税,虽然这种笨办法可能少收了不不少银子,但是,总归算是雨露均沾,谁也跑不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