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给个机会吧-《考古的那几年》


    第(2/3)页

    冯卫国不露声色的对张工说:“张工,我给孙局申请了,调几名干警上来负责文物安全,你给做点指示?”

    “呵呵,指示有老陈在这就没我的事了,我现在就是不知道我是记错了呢还是放哪了,有了3个发簪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说完,张工微笑着推着冯卫国出了这边的耳室一起到了对面。冯卫国不解的问:“陈教授说丢了3个发簪,你也知道大概是谁了,为什么不让警察当场抓走他呢?”

    “呵呵,初次下大墓,几个能真正扛住诱惑的?给个机会,如果一会回去他放回去了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如果没放,就动作做大,抓!也给其他可能有想法的人一警示。”

    “好的,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深刻的知道了什么是考古人的涵养,考古人除了对历史在负责的同时,更加是团队中的相互鼓励和支持,对新人的包容和理解,对事业的热情和态度。”

    “呵呵,没那么夸张,陈教授不是说了吗,这叫情怀,为了信仰也好,为了追求也罢,做人的角度上而言,我们都是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棋子、小兵,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人格不能因为小的事而放弃了或降低了。对新人的包容是正常的,有时候诱惑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加是对人心的考验,那哥们多关注点,如果再没异常就算了,有的话,坚决不能再用。”

    看着身边盾牌,张工用力提起来后对冯卫国说:“冯馆长,你看着盾牌有什么特别的吗?”

    冯卫国两手接过来后说:“这个是木质的,外面覆了层铜皮,上面有明显的箭头等利器撞击过的痕迹,当初这个在战场上肯定起了不少作用。”

    “呵呵,冯馆长,我看的是这是个盾牌是步兵行军布阵用的,外面覆盖的铜皮上有雕刻图案,这个是龙,从龙形看出这是西汉时的,上面的戳痕说明这是战场上使用过的,而这墓主是从西汉到东汉过来的人,东汉初期的东西跟这又有了点差别,也就是说这可能是墓主人没当将军前这个盾保过他的命,帮他立下过赫赫战功,所以留这个满是战场印迹的东西在这;看事都有各自的思维角度和方式,虽然看的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但是每个判断都是各个角度的产物,就比如你说的这是战场上起了很大作用的,我看他为什么出现在这以及这盾牌上的图案,这就是角度问题,而不代表别的。”

    “好的,我在你们面前还是小学生,这些龙形的年代我可看不出,大致时期的可以说说,具体的落实到哪时期,拿捏不准,现在去看看那发簪?”

    “嗯,我自己过去吧,你准备的箱子怎么样了?不管多晚,这耳室里的东西今晚也要送走。”

    “箱子现在准备的有点少,都放在冥殿了,要不先装一点?装上一点是一点,那边耳室里都是小东西,以免再出现什么丢失的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