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讨论墓中墓-《考古的那几年》


    第(2/3)页

    张工听了陈教授的安排后轻松的说道:“好的,这事我落实。”

    陈志军听他们说了半天都是探测而不是直接说进去,着急的插嘴道:“要不要从铁桦木这边再用炸药炸下?看看边界到底在哪?”

    “野蛮!那样炸出来了又怎么样?没有技术含量不说,靠破坏而进入这跟盗墓的什么区别呢?考古跟盗墓在这方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进去,一个是想方设法的从入口进去。”

    “好吧,我外行,你们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说话就是,我呢,随时为大家效劳。”说完坐沙发上不再吭声了。

    看陈志军有点被打击,张工安慰道:“志军,你的那方法是实在没了办法时才会用的,作为备用方案吧。”

    说完,张工就继续道:“现在除了能确定位置偏移外,我们别无所知,单是从地形地貌看,这片是风水宝地无疑。”

    “老张,从风水的角度,你给说说这地形地貌吧。”

    “说风水有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风水说是来源东晋时期郭璞写的《葬书》,而风水真正来源是传说中的九天玄女,后来在战国时期被发扬光大,这墓的选建应该也是受了这影响,这墓的山形是完整的龙腾之势,墓所建的正是在龙头上,这山也是周边最高的,西边是延绵着逐级向东升高,而东边却又突然海拔下降,前面是平原,山头上的两个山丘正是龙角,这地方的选择绝对是占尽气场的,而水是关键点了,如果没有水,那就是龙被困、死龙、病龙,现在山后有河,山中有水,山前不远处有湖,这龙就完全活了,那关键点就是龙点睛的墓室了,那里有水流的话,整个龙的精气神就靠那神来之笔来点化活了、升天了,说简单点,如果山中的暗河是从棺下过的,那就是养仙之地,官爵之地,如果从棺前流过,那就是龙脉,子富贵,从后面流过呢,那这就只是普通的聚财地了;当然,这个还需要加上正常的空气流动和自然现象去结合判定。”

    冯卫国一听张工还有这能耐呢,兴奋的说道:“我一直以为考古就是科学的角度去发掘研究呢,没想今天听张工的一番话语我算是明白了,风水学除了是玄学外,更加对古代建筑的选址提供了依据,上次跟人较劲说风水的科学性,可惜自己底子薄,没说过人家,现在我算是遇到师傅了。”

    “呵呵,冯馆长,风水是玄学不假,从古自今很多时候被用来忽悠人外,其实大师还是有的,只不过是少之又少而已,我们考古,很多事如果用科学说为什么墓就建在这呢,就没依据了,只能解释为随机性了,而通过风水玄学就可以知道这古墓的选址本身也是有文化依据的,古代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不完全是迷信的,远的不说,就说清西陵、清东陵、故宫等,哪个不是古智慧的结晶呢,而那些看似无聊的天人合一境界追求,其实是相当科学的。”

    陈志军忍不住的问:“那如果后来山形山势人为改变了,是不是就是说这风水也改了?”

    “那是肯定的,破坏了山形就是破坏了风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