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精灵炼器三圣有了彼此的默契配合,在一些细节方面彼此沟通和帮助,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出错风险,修正了一些冗余和破绽,凭借其过硬的功底,正将一件件元件成功地炼制了出来。 他们坚信只有做好自己,根本无需担心对手有多强! 因此,他们的稳定发挥,反而将压力传递给了幽兰。 见着三人不动声色,将器物所需的元件炼制得越来越多时,幽兰开始行动了。 这时,幽兰身上升起了一阵薄雾,不光是她的身体连同她周围较大的范围,都被这层肉眼可见的薄雾笼罩。 奇怪的是这薄雾恍若实质,若是肉眼查看还可勉强分辨幽兰的炼制动作,可是用神识去观察时,只能看一些模糊的动作,根本看不真切。 对这一诡异的现象,没有几人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不过,当第一件元件成功被幽兰炼制出来后,人们便发出了一阵惊叹。 这一元件或者不是完美的,但是绝对是最适合的,它的一切都是最适合的,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元件本该如此,而不能是别外一个样子。 精致不行,粗糙也不行;大小形状、成色火候、结构成分,都达到了极佳的地步! 特别是随着她身边的元件成形的越多,这种谐和感越是明显! 由于任何一个器物,都是由成百上千个元件构成,所以,炼制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了三五天,没有人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器物所需配件。 不过对于修行之人来说,不要说三五天,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吃不喝也不是大事儿。 因此,围观的精灵族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慢慢增加了起来,一些人甚至从精灵各族匆匆赶来,就是为了亲眼一睹此次比试的盛况,当他们从看到的第一眼开始,便升起了惊艳的感觉,舍不得哪怕是眨一下眼睛。 结果是,现场人山人海,却没有任何喧闹的感觉,反而安静得可怕,除了轻微的风声和短促的呼声,再也没有其它杂声产生。 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这次双方的比试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得之万一,也足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时间不紧不慢地流逝着,四人面前的元件越来越多,人们看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深。 炼制不同的元件手法会有一些差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每个人的独特的秘技总有着显著的个人印记,比如说现在的四人,虽说在元件的品质上相差不大,可是手法上却是大相径庭。 巨圣的手法从容自如,小圣的手法精妙细致,灵圣的手法玄妙多变,幽兰的手法诡异模糊! 要说四人手法,最易上手的是巨圣现在使用的法门,他的每一步每一环都交待得十分清楚,任何眼力够好的修士,都能从中看出先后快慢,节奏感强,十分清晰。 小圣的手法则有精细得多,观看时十分耗神,如没有较多的积累,盯上一阵就会头痛。 即便如此,这也比灵圣与幽兰的手法易学得多,因为毕竟多少可以看明白一些。 但是灵圣与幽兰二人的手法,观者不仅头痛,而且伤心。明明精彩之极,高妙之妙,偏偏无法领会和模仿,一个玄妙多变,令人难以跟随,一个模糊不清,辨之不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