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面对实力差不多的对手,能够胜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样吗?之前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不少人思考着陈心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关注点一下被引到了这上面。 陈心也因此清静了不少。 “陈灵,能不能透露一下,为什么你只有神元下品的境界,实力却能这么强,之前还只能越几个小境界取胜,接下来是一个大境界,到最后接近两个大境界了。当然,若涉及到什么独家秘密,不说也罢,我们理解,不会强求的!” 虽然不少人这样说,但是从他们双眼放光的样子,陈心完全知晓他们很想知道一些秘密,毕竟以弱胜强,是所有修士一直都想做却很难做的事儿。如今陈心用一场场比赛证明,他不但能够做到,而且能够轻易做到,对此,陈心一定有很多内幕。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接下来,陈心开诚布公地说了起来。 在神元境,不同境界之人,实力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神元强弱,二是神识强弱,三是法则之力领悟没有,领悟多少。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神元境对修士来说,最根本的区别是法则之力领悟情况,要真正逾越这一差距,除非有着极高的战斗力否则几乎不可能。 解决这个差距,有两个思路,一是将每一境界修炼到极致,就如我一样。每一境都是圆满,进无可进,自然进入另一境界。二是修炼身体,激发肉体之力,让其它所有力量服从于它,服务于它,让其达到突破极限,以一力破十会! 可是要实现境界圆满太难,需要大量的实战,在实战中去领悟、去积累、去突破,直至进入下一个境界。至于炼体,更是难上加难,需要适合的功法、坚韧的心性、海量的资源、不少的运气,而且还需要学习、修炼和掌握多种功法、武技,才能将力之道达到极致! 听到陈心分析,许多人的心一下就凉了。 原以为有什么速成法子,那知任何一个思路,对自己来说都难以实施,想要实现以弱胜强这个美好的想法,多半要落空了。 “各位道友,我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呀,你们若信得过我,就照着我说的试试,我保证你们一定会大有所获的。” 陈心就差拍胸口保证了。 但是十人有九人都不愿选择这条路,他们从陈心的身上看到了许多自己根本没有的东西,以陈心的天赋、悟性、年纪、才华,如今二十出关也才修炼到神元下品六境,如是换了自己,要想实现每境圆满,没有三五十年,是不可能的。 反之,若是只是追求境界的提升,他们很有信心在二十年内,修炼到神元上品境,即便不能达到高阶,但是成为独挡一面的高手,还是有指望的。 看到众人的神情,陈心就知道大家的选择。 对此,陈心只好哑然一笑,将心比心,如果换做是他们,自己也完全可能这样选择,根据陈心所说的两个思路,确实可以走得很远,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会死在半路上,中途的憋屈、路途的漫长,可是不是那么好坚持的。 关键是并没有多少人具备了陈心这种天然的条件,因而难以做到陈心这种程度,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陈灵,你能够与大家坦诚分享,我们都很感激,只是人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有些人只能走某些路,有些人却可以闯出一些新路子。因此,即便知道前途光明,基于一些现实的、复杂的原因,他们也只能放弃!” 李道一怕陈心想太多,便开口解说了一二。 “陈灵,虽然我们与你的条件相比,差很多,但是从你的现状来看,说明你刚才所说的思路还是可行的。只是现在还没有人在这两条路蹚水,我倒想试试。反正,以我的资质和天赋,顶其天,也不过修炼到神元上品高阶。若换成你的路子,说不准会走得更远呢!” 说话的人是阮丽羽,看其态度,是想来真的。 接下来弘行、阴月等几人都提出请求,愿意试试,希望陈心能够提供一些指点。 本着助为人乐,推动武道精神的目的,陈心根据他们的情况一一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 当众人看到陈心所说所论,所示所演,竟有一种大开眼界的启发,对多数人来说,修炼更多的是师传己悟,并没有多少同辈人加以指点和示范,结果令他们早已误认自己的武道各个方面,已然达到了极为高明的地步,若想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不说断然不可能,至少可能性微乎其微。 哪知陈心却能深入浅出,为他人指明诸多不足与改进方法,这种方法既有立竿见影的举措,又有一种根本性的、全局性的谋划,只要坚持这个正确方向,通过极大的努力去达成,就可能实现之前陈心所说的种种妙处。 正因为看到其中的奥妙与前景,上前请求陈心指点的人越来越多。 对此陈心也没有任何怨言,尽己之能,为他们指点迷津。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如一种新生的力量,开启着求教之人修行晋升的新大门。 在这过程中,许多人对陈心的博学精思、诲人不倦的表现,十分感动,特别是在门派林立,势力对峙的今天,彼此之间,交流切磋只论实力高下,而不论精妙幽深的武道交流,凡是涉及到武道的奥秘,门派之间忌讳莫深,别说互通有无,仅是言谈口述都无可能。 甚至在相同派系之间,大家都所守其长,不愿交流互进。 在这种抱残守缺,各自为阵之下,武学种种功法、武技,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失和消亡的不计其数,除了一些顶尖、超级势力,因天才众多,代代相传,才避免了这一悲剧出现。 如今陈心破除门派之别,为众人主动解惑,助其精研武道的创举,人人敬仰和敬重,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受陈心感召,不少人加入到了这个交流的圈子中来。 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陈心一人之力、之识、之智,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一些极其偏难、偏怪、偏微的东西时,集思广益,采撷各方之长,很快便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新的思路,向着更高、更强、更深的境界迈进。 作为参与者、见证者,大家都是受益人。 这一夜,大家忘记了彼此之间的门派之别、利益之争,都深深地陶醉于武学的精妙与博大之中,感受着自己武道或快或慢的改变,奠定了一些过往根本达成不了的坚实基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