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此多好处,只因你一句世代仇恨而全盘弃之,岂是良善之行? 又何谈天下大义?” 陈心侃侃而谈,根本不惧对方的身份气势。 “小小孩儿,确有几分胆色!不过国家大事,岂是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可以参与?” 将军收回些许气势,语义依旧咄咄逼人。 “将军你只在乎国家大事,又何必管我是黄口小儿还是古稀老人。 只要是说话能做数的人,你就应该尊重且平等待之。 以气势压人太失将军威仪和气度!” 陈心据理力争,不让分毫。 “小小年纪,道理倒是看得透彻。 好,那你说说,怎么个和平法?” 将军仔细看了看对方递过来的手令,扬声问道。 此时将军才明白,如果对方不是一个黄口小儿,首先自己不会放他进来,即便放他进来也不会任由他口无遮拦。 对方示弱,自己若一直以势压人,这不是授人口舌吗? 何况此子所说并无道理,若是所谈条件尚可,也不是不可考虑一二。 毕竟国内一直有不少大臣主张和谈,只是没有找到和谈契机。 “如今双方势均力敌故而大战不起,但是每天的消耗可不少。 因此,第一步就是双方有序撤军。 先令军队分批次同时撤退,只余部分军队留下维持治安。 第二步,发展边境贸易,互通货物。 第三步,推进人员、物资交流纵深发展。” 陈心胸有成竹地说着心中的盘算,并将可操作的细节一一说明,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受得起诘难。 将军越听越是意动,这可比朝堂之上那帮子官员所谈有意思得多。 陈心重实施细则,不谈利弊。 作为聪明人,大家都知道和平的意义,可是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舆论攻击。 今天陈心凭心而动,不怕千夫所指,希望能打开这一僵局。 陈心还解决了一个大家最为担心的问题,就是对方若在撤军中使诈怎么办? 裁军,同比例裁军,而且是在双方互相监测下裁军,要想耍小动作就很难。 为了巩固其效果,让百姓开展商贸,建立起一个非军事缓冲带,可大大缓解彼此的担忧。 之后,将其向纵深发展必将促进更多更广的交流。 这样一来,和平就有了利益纠结带来的保证。 虽说双方是世仇,但是冤家宜解不宜结,也不能用祖辈们的仇恨来祸及后辈子孙。 因此,陈心的提议,将军觉得可行。 “原则上,我同意你的和平建议。 至于王上是否同意,还需我请示后再论。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你就在此等候,我派人快马加鞭,一来一去两天足矣。” 将军最后下了决心。 “如此甚好。那我就等两天!” 陈心便放心地在对方军营中住了下来。 同时让一位随从把此次商谈的细节回报于将军。 在第二天黄昏时分,对方不但带回一道圣旨,而且还带到了一车稀有之物,还附上一些物品名单,要让陈心在天明之时备齐。 如果此次交换能够成功,那么和谈之事自然可以进行。 陈心立即让另一个随从带上一车物品和信件回到军营中,让将军处置此事。 此时,陈心的生死完全不由自我,掌控于两位将军手中。 不过他并不担心,久于战争的双方,无不希望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来养精蓄锐。 和平乃双方所求而求之不得之事,现在自己却给他们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机会。 只要稍有理智,便不可能置陈心生死不顾,反而会保证他活得好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