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骗人累不累?-《最终诊断》


    第(2/3)页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克威莎(Convidecia)。

    而在国外研发的四种重组腺病毒疫苗中,尽管俄罗斯的卫星V早于2020年8月就获得了俄罗斯的批准,但由于种种原因,该疫苗在俄罗斯之外的推广困难重重,其接种量大多来自于俄罗斯本土。

    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英国监管机构批准的AZD1222,目前已经获得了145个国家/地区的批准,无疑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重组腺病毒疫苗。

    至于杨森的疫苗,尽管其起步明显晚于竞争对手(该疫苗2021年3月于欧盟获批,4月于美国获批),但凭借可以单剂量完成接种的优势,也在短短两个月内赢得了46个国家/地区的批准,并成功纳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COVAX计划。

    实际上,以疫苗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的“单剂量和双剂量接种均高度有效”的特性,加之该疫苗引发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远低于AZD1222,业内人士在其上市后纷纷哀叹:若杨森公司能更快推进该疫苗的上市流程,疫苗是很可能超越AZD1222成为重组腺病毒疫苗领域“老大”的。

    由于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产量较高,且保存条件不像mRNA疫苗那般严苛,在大多数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供应受限的地区,重组腺病毒疫苗成为了当地卫生监管部门的优选。

    根据当前的临床研究数据,各种重组腺病毒疫苗之间的防护力基本相似。所以,各支疫苗的可及性、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重点。

    不幸的是,此前“出尽风头”的AZD1222,恰恰在安全性上翻了跟头。今年的3月3日,奥地利的卫生主管部门紧急叫停了一个批次AZD1222的接种(后于3月9日恢复),原因是该国接种了该批次疫苗的居民中有2人出现了血栓性疾病,其中一人因此而丧命;随后不久,德国保罗-埃里希研究所(德国联邦疫苗监管机构)因记录到了7例疫苗接种后的罕见血栓性疾病[其中6例为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1例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宣布暂停AZD1222接种。虽然在欧洲药品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下,德国于3月19日重启AZD1222的接种,但保罗-埃里希研究所在同一时间与医学科研机构组成联合调查团,以彻查AZD1222和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

    而随着3月28日联合调查团在预印本期刊网站ResearchSquare发表其调查结果(该论文后于4月9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证实AZD1222与CVST和DIC有关,多个开展了AZD1222接种的地区(包括德国、法国、芬兰、瑞典、意大利和加拿大)采取了预防性措施,限制或暂停了疫苗于高危人群(55-65岁以下人士)的接种,这款曾被阿斯利康抱有巨大希望的疫苗,不得不接受其在欧洲的市场被其他疫苗蚕食的命运。

    糟糕的是,由于有部分学者认为AZD1222的血栓性疾病风险“可能是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类效应”,其他三款重组腺病毒疫苗(卫星Light当时尚未获批)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其中杨森的疫苗甚至因为在美国出现了接种者罹患CVST和血栓性血小板形成性紫癜(二者均为十分危险的血栓性疾病)的事件,一度被美国FDA宣布暂停使用,直到调查显示该疫苗的血栓性疾病风险并不显著时,才得以重新上市。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俄罗斯加马利亚所和中国康希诺公司也纷纷抛出声明,表示二者生产的疫苗未发现和血栓性疾病有关,舆论才得以平息。

    血栓的争议结束了,围绕腺病毒疫苗的争议却远没有结束。尤其考虑到,重组腺病毒和其他活病毒一样可以感染细胞的特性,会导致其适用人群和不良反应均和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尤其是灭活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存在一定差异。

    杨森:

    接种28天,防护有症状66.1%,防护重症/致死性新冠85.4%。

    副作用:需要治疗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26.4%,安慰剂6%。

    阿斯利康:

    防护有症状感染67.1%,防护重症100%。

    副作用:流感样症状、头痛52.6%、疲劳53.1%、肌痛44%、寒战31.9%、关节痛26.4%、恶心21.9%、发热41.5%。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