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互惠互利?-《最终诊断》
第(2/3)页
生物制剂厄洛替尼与贝伐单抗在一项II期试验中显示出临床活性,前者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后者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由于该病患者很少出现3~4级的副作用,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可作为细胞抑制疗法的治疗选择。
同步放化疗是一种附加的治疗选择。经过多年5-Fu为基础的放化疗,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显示了联合化疗的可行性(见辅助治疗)。高剂量的铱-19放射治疗可能提高疾病的局部控制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相比,强调放疗(IMRT)最近被证明可以将安全剂量提高到更高水平,日后的实验将测试该方法的疗效。
新辅助治疗不是胆道肿瘤的常规治疗选择。但是如果局部晚期癌症患者重新分期评估显示肿瘤潜在有可切除性,则应该考虑手术切除。
一些选定的研究中心正在严格研究肝移植技术,以治疗早期胆管癌和解剖上不可切除的病变,但是这种方法是实验性的,还不能用于临床试验范围。光动力学疗法的数据稍显先进性,在两项小型随机试验中,胆管癌患者胆道减压后进行光动力学治疗证实有生存获益。光动力学疗法对于有大的可见肿瘤的患者可能作用有限,此时应该考虑联合化疗,尽管相关研究尚缺乏。
疗效评价
光动力学治疗后3个月通过例行支架置换时行胆道造影进行疗效评价,化疗后2或3个周期(8~12周)进行临床评价、主观症状评价、验血并重复最初显示异常的放射学检查或超声检查。
没有证据表明初始治疗后规律随访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彻底切除术后的患者随访时,应考虑到症状、营养和心理问题,仅需进行一些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承接昨天)
二,Sotorasib治疗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持久获益!
KRAS突变是最致命的癌症生长和发展的初始驱动遗传因子之一。据统计,有1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有12C突变,大肠癌是3%至5%,其他癌症中是1%至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一种“不可摧毁的”蛋白质,至今没有一种靶向药获批。
2020年ESMO大会上KRAS新药Sotorasib(AMG510)I期CodeBreaK100试验一个亚组的数据公布,显示对于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优越的抗肿瘤活性。
CodeBreaK100试验包括129例患者:59例NSCLC,42例结直肠癌和28例其他11种实体瘤类型。59位经过高度预处理的12C阳性NSCLC患者中,32.2%的患者有客观反应,88.1%的患者疾病得到了控制。
在非小细胞肺癌亚组中,四个队列中的每个队列均接受不同剂量的Sotorasib:180mg(n=3),360mg(n=16),720mg(n=6)和960mg(n=34))。尽管所有剂量水平病灶均有所减少,但可以确定960mg是可耐受的最有效剂量。
具体为:
42例患者(71.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
在接受960mg剂量的34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35.3%,即12例患者有缓解;
持续中位时间为10.9个月;
截止2020年6月1日,12名患者中的10名仍有响应;
疾病控制率为91.2%,持续了4个月;
研究中所有NSCLC患者的中位PFS为6.3个月(0.0+至14.9个月);
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也没有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目前正在进行另一个CodeBreaK试验,旨在评估sotorasib作为一种单一疗法或与其他抗癌药联合使用的情况。sotorasib很可能可以与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疗法联合使用,因为它可以对肿瘤微环境产生免疫原性作用,因此联合使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大家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了解招募详情。
三,第四代EGFR靶向药BLU-945横空出世!抗肿瘤活性强大!
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占比最高,靶向药物也最多,然而在奥西替尼后一旦出现耐药就非常棘手,经常遭遇“三重突变”,也就是EGFRL858R或外显子19缺失突变T790MC797S,目前没有任何获批的药物,大家都对能够克服这种难治突变的第四代EGFR靶向药充满期待!
在今年的ESMO大会上,专门针对这种三重突变的第四代EGFR抑制剂BLU-945初露锋芒,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它可用于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当然也可作为EGFR患者的二线治疗T790M突变的病人。
BLU-945是第四代EGFRTKI,可有效抑制三重突变型EGFR,能够涵盖多种耐药机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