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荒与伪钞-《明末隐龙》
成都的暮色像浸了温水的薄纱,带着蜀地特有的温润气息,轻轻覆在林宇书房的雕花窗棂上。夕阳最后一缕余晖从窗格间溜走,案上铜制烛台里的烛火便成了殿内的主角,火苗 “噼啪” 轻跳着,将案角堆叠的 “蜀锦券” 染成流动的暖金色。券面用蜀地特有的织锦纹样勾勒,缠枝莲纹在光下流转时,仿佛能看见丝线间藏着的金银光泽,连空气里都似飘着细微的、钱币碰撞的脆响 —— 那是无数财富正在向川蜀汇聚的征兆。
紫檀木案中央摊开着一幅巨大的舆图,羊皮纸边缘微微卷起,上面用朱砂笔勾勒的财富流向线(红线)格外醒目:从江南苏州的运河码头出发,经长江逆流而上,连至川东的蜀锦庄;从北方平遥的票号聚集地出发,经晋陕商路,也汇入川蜀腹地;甚至从京城的王府区延伸出一条细线,绕过清廷的银库,悄悄连向晋商票号 —— 这些红线像一条条奔腾的血脉,每一道转折都标记着银子、金条、古董的流动方向,是实打实的财富转移轨迹。
而在这些红线旁,几道代表 “信心扩散” 的虚线以更轻盈的笔触铺开,它们不像红线那般笔直指向川蜀,反倒像水波般向四周扩散:苏州红线旁的虚线,从粮铺延伸到周边的布庄、茶馆;平遥红线旁的虚线,从票号蔓延至街头的杂货铺、豆腐坊;京城红线旁的虚线,从王府管家的私宅,渗透到官员家属的牌桌、市井的酒楼 —— 这些虚线墨迹未干,狼毫笔还斜搁在砚台上,笔尖沾着的一点朱砂如血珠般鲜艳,正是林宇半个时辰前刚添上的。
陈墨躬身站在案前,玄色劲装的衣摆垂在地面,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他的目光在红线与虚线间来回游走,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刀的鲨鱼皮刀柄,粗糙的纹理让他纷乱的思绪稍稍平复。他跟着林宇多年,见惯了大帅用舆图推演战局,却从未见过这般用 “线” 串联财富与人心的布局,心里满是疑惑:“大帅,这些红线是财富流向,我能看懂;可这些虚线看着零散,怎么就跟红线勾连起来了?莫非… 是靠各地的密探传递消息?”
林宇正低头看着案上的 “蜀锦券”,指尖轻轻拂过券面的纹样,听到陈墨的话,才缓缓抬起头。他放下狼毫笔,走到舆图前,先是用指尖沿着苏州的红线划了一道:“你看这道红线,是苏州盐商王百万的二十万两盐款,从运河码头运到蜀锦庄 —— 这是‘实’的财富转移,是看得见的银子流动。”
接着,他的指尖转向红线旁的虚线,顺着虚线从粮铺划到茶馆:“再看这道虚线,是从粮铺开始的 —— 李阿婆用蜀锦券换到平价米后,在茶馆里跟街坊说‘这券靠谱’,茶馆老板听了,就去票号兑了券;茶馆老板的朋友是布庄掌柜,听老板说后,也跟着兑了券。你看,虚线的起点,刚好是红线的落点(粮铺用王百万的银子进了平价米);而虚线延伸到的地方,又会变成新的红线起点(布庄掌柜兑的券,最终会变成银子流回川蜀)。”
他拿起狼毫笔,在苏州红线与虚线的交点处点了个红点,语气愈发清晰:“简单说,红线是‘骨架’,是财富从一地到另一地的主干;虚线是‘血脉’,是让更多人愿意把财富汇入主干的动力。没有红线,虚线就是无本之木 —— 要是王百万没把银子运到粮铺,李阿婆换不到平价米,虚线就扩散不开;没有虚线,红线就是一潭死水 —— 要是只有王百万一个人兑券,二十万两银子就是终点,可虚线让更多人跟着兑,红线就变成了源源不断的河流。”
为了让陈墨更明白,林宇又指向平遥的红线与虚线:“你再看平遥,红线是晋商十二车银子换蜀锦券,这是主干;虚线是王掌柜说‘票号敢用家底换券’后,张记掌柜、布商跟着兑券 —— 这些跟着兑的银子,就成了新的红线,汇入川蜀。要是没有王掌柜那句‘用家底担保’的话(虚线的起点),张记掌柜未必敢兑券,红线就只有十二车银子;有了虚线,红线就多了五十万两的后续流入。”
陈墨的目光随着林宇的指尖移动,渐渐有了了然:“属下懂了!红线是‘因’,带来了虚线的‘果’—— 财富转移到哪里,哪里就有信心扩散;而虚线又是新的‘因’,带来更多红线的‘果’—— 信心扩散到哪里,哪里就有新的财富转移。”
“正是这个道理。” 林宇的指尖停在京城的红线与虚线上,“京城的红线是恭亲王的珐琅彩瓶换券,这是‘因’;虚线是管家把消息传给淳亲王,淳亲王用金条换券(新红线),官员家属跟着兑券(又新红线)—— 你看,一道红线能引出无数道虚线,无数道虚线又能汇成更多道红线,这就是闭环的真正勾连。”
他拿起案角的 “蜀锦券”,放在红线与虚线的交点处:“而这蜀锦券,就是红线与虚线的‘连接点’—— 红线是银子换券,虚线是‘券靠谱’的口碑;没有券,银子没法流动成红线,口碑也没法变成虚线。就像平遥的王掌柜,要是没有蜀锦券,他没法把十二车银子换成‘可流通的信用’,李阿婆也没法用‘信用’换到米,红线与虚线就断了。”
林宇的指尖再次沿着红线与虚线的轨迹游走,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现在你再看这舆图,就不是零散的线了 —— 是苏州的红线引出粮铺的虚线,虚线引出布庄的红线;平遥的红线引出票号的虚线,虚线引出杂货铺的红线;京城的红线引出王府的虚线,虚线引出官员的红线。这些线相互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都指向川蜀 —— 这就是财富与信心的闭环,红线是‘实’的流动,虚线是‘虚’的信任,虚实相生,才让这闭环转得起来。”
陈墨看着舆图上交织的红线与虚线,终于彻底明白:“属下明白了!红线是财富的‘主干’,虚线是信心的‘枝叶’,主干滋养枝叶,枝叶又能长成新的主干,最终长成一片财富的森林!”
林宇笑着点头,拿起狼毫笔,在舆图上川蜀的位置画了一个圆圈,将所有红线与虚线的终点都圈在里面:“没错!等到这片‘森林’覆盖整个天下,清廷的银库就会变成空壳,他们的货币信用就会彻底崩塌 —— 到那时,不用我们挥师北上,这张舆图上的线,就已经定了乾坤。”